本帖最后由 正午阳光 于 2016-8-3 15:56 编辑
大凉山回来两天了,我也说累,却和这一周的出行无关,各种琐事的牵绊到比走访复杂的多。
就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西藏一样,每一个麦田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大凉山,于是这是一次相约后的出行,为了那份牵挂,为了了却心中的痴念。提前订票,报名,天津-昆明,昆明-攀枝花,攀枝花-会理,会理-太平,辗转两天正点抵达。走访的路崎岖蜿蜒着,有时泥泞,有时险峻,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走访吗,用自己的脚走一次孩子们平时走的路。第一天有老师带队,有热心的司机师傅当向导,除了路上的泥泞,我们并不觉得累,孩子们还一直羞涩的跟随我们,给我们介绍各种蘑菇,申请和我们一起拍照,他们有的穿着凉鞋,有的是拖鞋,却在山间飞快的奔跑,那么肆意的快乐着。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童年,却是一样的快乐!第二天主动请缨走一个最远的,于是樟木村12队成为大凉山最深的记忆。没有车,没有向导,我们有脚,有嘴,说的真好,走起来真是很挣扎。微雨中,3人行。每一个岔路的纠结,每一次被狗叫吓住,只能站在屋后大声喊话“有人在家吗”,3人行时而分散成直线上的3个点,时而又聚集到一起,最开心是遇到山上下来的摩托车,他们总会清楚的指明方向,虽然每次都会说还有20分钟;还有更开心的是途中遇到卖粑粑的,仨人边走边吃。一直没计时,走到11队整3个小时,孩子全家都在院子里给烤烟分等级,内向的姐姐不擅交谈,却在说起上学时兴致勃勃,读小学的妹妹一直跑前跑后的拾掇家务,我们和她聊她的学校,才知道我们上山的路,就是妹妹每天上学的路,早晨7点半出发,10点半上课,下午3点半放学再上山回家,每天如此的往返。我告诉妹妹一定要努力,因为上学的路太辛苦了。都说从11队再到12队还有好远,而且从这个家长处得知,我们要去的12队那个孩子家,家长都外出打工了,孩子也在山下补课,家里应该没有人。见到我们很犹豫,家长提议用摩托车载一个志愿者过去,说我们自己去,肯定找不到(但我觉得我能找到)于是樟木村12队成了我未走完的路,心里有一点遗憾,大山对我总是有着莫名的蛊惑,每一条山路我总是想走到尽头。其实现在的出发我已经不再设置目标和终点,过程里发生的一切才是主题,就像一个朋友说的,若干年后你可能再也不记得今天见到的孩子,但你会永远记得你走过的这条山路,走过孩子们走的路。 走访,整理资料一气呵成,见证了速度和效率。这几天我们和全国各地的许多麦友相识,沟通交流中取长补短。麦田人一直都在路上,我们和麦田,麦田和孩子。。。这种种的相遇亦或是重逢,都见证了爱的真谛和美好。感谢凉山团队给大家一个相聚的机会,感谢你们细致周到的接待,期待下一站相遇。
番外篇:1. 彝族的火把节是和麦苗班的孩子们一起点的火,看孩子们表演,是最幸福的欣慰,大家牵着手唱着跳着,不舍得再见。。。 2.露营,不想记录那场猝不及防的雨,不想记录大帐篷的故事,只是想说说凉山团队细致的准备,太多的食材,各种器具,全方位的设备,特别深刻的印象,特别的温暖,再一次表达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