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昆明麦田 于 2015-7-30 23:55 编辑
背景: 7月19日(周日)清晨,在全国各地不同的城市发起了一场为少年而走的活动,用行动呼吁更多社会大众关注那些乡村儿童的成长,用行动为他们募集一间集多媒体教室、图书室、游戏娱乐室一身的"少年社"。
7月19日的昆明,雨。
早晨的翠湖,雾气缭绕犹如仙境,湖里的荷花含苞欲放,湖边的树木翠绿欲滴,一幅中国山水画徐徐展开……雾气还未散去,便已有人在湖边锻炼,这便是他们新的一天的开始。
而我们,一群麦客也在翠湖边整装待发,在阴冷潮湿的翠湖边开始了行走。
抬头,望见远处的山峰,忽生疑惑:山那边的孩子们现在是否早已背上背篓上山砍柴了呢?这样寒冷的天气下他们是否还挨饥受冻呢?想着便不由地加快了步伐,只是想为他们在多做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小事……
“你们办这个活动有许可证吗?”保安的一句话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惊愕的转头看着他,心里想:他为什么不问我们在做什么,为了什么,而只是关心是否有许可证。也许对他来说这是尽职尽责的行为。但转念一想,他的行为体现的不正是整个社会对待与自己不相干的事时的冷酷和淡漠吗?
现如今,在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高楼大厦早已占满城市的空间。整天和电脑手机等高科技产品打交道,一些人早已忘记了该如何和人相处?他们对公益事业怀有偏见,对世事漠不关心。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父女母子之间亦会疏远,何况是彼此不认识的陌生人之间呢?我对这个尽责的保安心存尊重,同时我心升惆怅,如果每个城市人愿意多花点时间亦或是金钱,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助山那边的孩子们,如果每个人都肯向前迈出一小步,这个社会就不会如此冷漠。
今天,我为山那边的孩子们而走 !也许我的一小步将会是山里孩子们从现实跨向梦想的一大步。
同行的一个小男孩一直和他妈妈行走在队伍之中,不急不慢,不慌不张,对他来说这次行走也许只是锻炼,也许只是好奇,也许只是懵懂的投身公益……但恰恰是这样的“也许”能点亮山那边孩子们的双眼,恰恰是这样的“也许”能让我们看到城市之中还有希望的火种在传递。
不知何时间,那雾,已散去…… ——涵涵
~~~~~~~~~~~~~~~~~~~~~~~~~~~华丽转身,分割线~~~~~~~~~~~~~~~~~~~~~~~~~~~~~~~~~~~~~~
7月19号早晨,天气微凉,这时候的翠湖边已经熙熙攘攘,沿着翠湖边走到了翠湖南门,找到了本次活动的麦友们,签到,领取“为少年而走”活动的衣服和徽章。一开始找了一件M号的,穿着还挺合适的,后来有麦友说我的衣服和大家的不一样,好像短了一点,才发现我穿错衣服了,穿成了小朋友的衣服,嘿嘿,还挺好笑的,证明我身材好啊。这个时候才知道今天的活动里会有小朋友参加,而且不只一位。
七点半,麦友们都陆续到齐了,竟然有四五个小朋友,真的很有爱,他们都是父母带着来参加的,这也体现了我们麦田计划的一种传承精神吧。等大家都到齐之后,我们开始环翠湖行走,在中间路段和终点处都有麦友为我们盖章,红色和蓝色的两种章,都写有“有进步”的字样,也算是对大家的一种鼓励吧,每次经过的时候会盖一个章,看你袖子上的章的个数,就可以知道你走了多少。在途中还知道了有两名麦友是来自凉山团队的,他们来昆明,然后正好赶上了我们昆麦的这次活动,所以就加入了,因为他们要赶飞机,所以提前离开了,但是这仍然可以让我们看到,天下的麦友都是一家人,无论在哪里都有组织。环翠湖的第三圈,我们是一起走的,有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小朋友扛起了我们的麦旗冲在最前面,他是我们所有人当中走的最多的,我们环三圈,他环了四圈,而且还是在最前边,真的值得鼓励。到达终点之后,棒棒糖为他颁发了奖励的礼物——小米手环,在对他进行鼓励的同时,也告诉他要一直往前走下去。
活动结束之后,大家一起合了影,预示着我们的活动圆满结束。要走的时候向组织买了一件多余的新麦服和纪念徽章,打算送给家乡的麦友,也是我最好的闺蜜yy,让她也感受一下昆明这边小伙伴的热情。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麦田的活动,第一次是4月12号的武定猫街中学物资发放,我相信还会有很多次,因为我想一直做下去。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麦友们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社会人士,大家利用周末是空闲时间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我们应该向那些一直坚持的麦友们致敬,我也会呼吁更多的社会人士来加入麦田计划,关爱那些山区的孩子们,你出自己小小的一份力,也许就能使山区的孩子们幸福一生。愿我们的麦田计划越来越好,愿那些孩子们也越来越好。
——望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