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朵朵妈妈 于 2013-1-11 16:29 编辑
今年的冬天来得特别突然,感恩节才刚刚过去,山里已经下起了大雪。十堰麦田的暖冬计划在紧锣密鼓地安排着,上海的一群爱心妈妈同样也在为山里的孩子忙碌着…… 还是在今年的秋季发放之前,微博上一个朋友“木头”就联系到我,希望能为山区的孩子做点什么。于是我们在柳林发放资助款的时候特意制作了一张调查表:一来调查孩子的课外阅读情况,二来了解下他们的理想与收获,当然也是为了搜集他们最想得到的礼物与新年愿望。孩子们认真地思考着,仔细地填写着……
说实话,对于开展新年愿望这个项目,我是有一定的顾虑的。今年春天,我收到过一些分社寄来的反馈表,他们在上面添加了新年愿望的栏目,小朋友的填写真是五花八门天马行空:记忆比较深刻的有希望得到游戏机丰富课余生活的;有希望得到手机与在外打工的父母及时联络的;还有希望得到电脑能学习知识加强沟通的……看到这些的时候我的感觉很不好,觉得我们麦田好像在协助孩子找资助人索要钱财一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这次在做调查的时候,我是用了一些心思的:表格的内容有意识地把孩子往学习,阅读,理想上面靠;填写的时候也请志愿者在现场进行适当的引导;后期整理的时候还会剔除一些不切实际的需求。最终每份礼物价值掌握在50—200之间,既方便爱心人士的采购,又以免差距太大引起孩子之间的攀比……除了一个男孩的“遥控飞机”让我们觉得有些为难之外,大多数的愿望只是教辅书籍和玩具一类,比较容易实现。 10月底回到上海,我们就以最快的速度把这批心愿整理出来,为了方便爱心妈妈的募捐,我们还把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网友“木头”在她的QQ群里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很快就有14份被认领出去…朵妈微博上的好友也是非常积极地认捐,特别是去年成功与我们合作过一次新年礼物项目的世外学校的师生,在得知此消息之后,一口气把剩下的19份全部认领过去。 此后便是绵绵不绝的感动……一份份饱含着上海妈妈(当然也有爸爸或者哥哥姐姐)的爱心的包裹源源不断地被送往我家。有崭新的书包,有可爱的玩具,有漂亮的围巾,更多的是特意为孩子们精心挑选的书籍……
世外的老师更是在短短一周时间,于我出发的当天,派校车送来了满满两大纸箱的礼物!每份上面都标明了孩子的姓名,一些老师还写上殷切的寄语夹在图书内……我把几个学校的礼物分装在不同的箱子里,随身带到了十堰。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是心里却十分地高兴!圣诞节马上就要来临了,我们多像那驮着大大的礼物袋的圣诞老人哦!
在遭遇了大雪封山,冰冻路面,活动改期等一系列问题之后,我们终于在平安夜的前夜赶到了柳林。亲手把这份沉甸甸的礼物送到孩子们的手中!发放之前我跟孩子们介绍了圣诞节的典故(在此谢谢语默老师和外国朋友提供的课件);一起演唱了圣诞歌曲《铃儿响叮当》;还讲了一个我很喜欢的故事《每个人都是圣诞老人》,希望山区的孩子们也能以自己微小的力量给其他的人带去希望、爱心和快乐:可以在圣诞节即将到来的时刻,以圣诞老人的名义,给那些希望得到却又因为某些原因得不到圣诞礼物的孩子,送一份意外的惊喜和快乐!也可以在平常的日子里,像圣诞老人所期待的那样,默默关注我们这个世界,随时随地为我们身边的人或远方的朋友,带去希望、爱心和快乐!柳林的孩子的领悟能力非常棒,马上明白了一个道理:能为他人带去快乐的人,他的内心也会永远充满快乐!
39名受助学生拿到礼物那一刻的惊喜与欢乐不用我做更多的描述,相信你一定能从照片上感受出来。再次替孩子们谢谢上海的各位爱心妈妈们,今年冬天,我们都是圣诞老人!
后记: 这几天正好和朋友聊到在助学过程中,我们给予孩子的是否是孩子真正需要的这个话题。其实真的不必太纠结。 我们做麦田,物资募捐完全可以分两头去做:一种是普遍需求,也就是根据一个地区(甚至是贫困山区)的总体情况,大多数受助孩子的需求进行募捐与发放。这种做法受惠群体比较大,但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个别不贴切的情况。我个人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个别情况而因噎废食。 另一种可以做得更深入一些,在长期与受助学生保持沟通的前提下,了解到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后进行募捐。这样做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跟踪与反馈,正确引导孩子的一些思想与需求。工作需要做得更细致,所花的时间与精力更多。有条件的地区也是可以逐渐推广的。在我们这次的活动中,就有一个孩子的愿望就被暂停了。老师反映他这学期比较贪玩,学习成绩下降,建议我们不要满足他贪玩的愿望——遥控飞机。后来在我们的建议下,老师同意等他有进步之后再把这份礼物作为奖品发给他。 也有朋友跟我探讨,我们会不会每年在相同的学校开展这样的活动?长此以往会不会让这批孩子产生依赖思想,要求越来越高啊?换句话说:我们的爱会不会宠坏他们啊?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们争取每年轮换学校,让更多的孩子在童年得到至少一次圣诞老人的惠顾。 我这个反馈贴跟以前的做得有些不同,更多的是想和大家探讨一下这种形式的活动:我们下一个新年是否能够全面推广?志愿者怎样操作才能更好地把城市爱心人士的一片热情和山区孩子的需求完美结合起来?欢迎大家各种形式的拍砖与探讨! 谢谢! |